“5+3”模式是一種醫學教育培養思路,即5年醫學院校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培訓計劃與院校醫學教育三者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醫學教育培訓模式。醫學教育是一個由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組成的連續統一的體系,如果將畢業后教育融入院校教育,將職業培訓與學位授予掛鉤,動了體制、動了體系,就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改革。“5+3”的培養模式的設計,可以解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身份問題,也可以就此理順在校畢業實習、實習醫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前期臨床實踐重復安排的問題,也可以就此機會把醫學教育的臨床能力培養做大幅度地提升。但同時,現行的臨床專業研究生教育如何調整,龐大的培訓基地建設如何實現,醫學教育學制改革,培訓學員待遇的確定,各項體制、機制的改革、設計、銜接,都是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從面向基層、到醫學教育標準、到“5+3”的培養模式的設計,大家可以看到“卓越醫師教育培養計劃”不是拔尖計劃,而是對各不同層面的醫學教育提出的教學改革、提高質量的要求。同時要說的是,醫學教育也必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重點建設的大學,要培養包括全科醫生在內的各學科領軍人才。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卓越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