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起來說,成本會計的核算主要還是包括這樣幾點: 1.成本核算應該先從材料核算開始,當月的收料單為材料收發存月報的收入,當月的車間領用單為材料收發存月報的發出。需注意的是,領料單上的發出未必是車間真正消耗的,因此,需要另設一“損耗”欄,以反映材料領用和實際耗用之關系。材料收發存月報的一個很重要任務是要核算出當月材料的耗用金額。然后,此耗用金額還要按車間及部門分解。材料當中的電鍍液很難計量,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正測算法,即通過樣品試鍍,用天平測出電鍍前后的微小重量差,以測算鍍膜的用量,繼而可測算鍍件的電鍍液用量;二是反測算法,即對電鍍前后的電鍍液用化學滴定或其他方式得出溶液濃度及重量(體積)的變化,從面得到該批電鍍件所消耗的電鍍物質用量。兩種方法都需要通過損耗數作調整,以取得與材料收發存月報的平衡。 2.根據車間的物料清單及材料收發存月報上的耗用金額(單價)可以核算車間每個產品的原料耗用金額。這個過程中可包括包裝物的核算。 3.對于上一步中可能存在的損耗,要按照每個產品實際消耗該材料的權數,進行分攤,務使材料當月總發出(耗用)金額與此相等。 4.對于上一步核算好的每個產品的材料成本,按產量或按材料成本額,分攤當月的制造費用和工資。 5.完成上述核算后,本月的車間成本核算應該完成了。如果物料清單上的產品產量并未全部報產進倉,則可另根據當月報產的入庫單,按照加權平均或先進先出法核算完工產品的成本,未完工產品的成本將以料、工、費的形式留存在生產成本中(車間在制品,或半成品)。 在實習期間,我們還觀看了鞍山鋼鐵公司的介紹短片,對于鋼鐵工藝也進行了研究,對成本會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更多信息,詳聊
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