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情境領導如何指導進行員工開發之前,我們來分析一個案例。在一家電腦維修服務公司,王工是一位優秀的電腦維修服務工程師,他的電腦維修技術在公司是最好的,同時他服務的客戶滿意度最高,公司經理對他的工作非常放心,放手讓他自己工作。公司經理根據他優秀的表現,提拔他到行政辦公室負責管理一個電腦維修工程師團隊,基本上也是放手讓他自己工作。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發現該團隊成員之間不是很融洽,并且客戶對該團隊維修服務滿意度遠不如王工原來的滿意度,并且經常不能按時為客戶提供服務。王工也開始抱怨團隊成員沒有他的技術好,經常自己親自做維修,同時也開始抱怨公司。
為什么會出問題,因為公司經理仍然采用原來的領導方式來領導角色發生改變的王工,沒有負責起有效的開發王工的責任,王工也沒有成為一個合適的團隊領導者。
我們來初步分析案例A,如圖(右圖):組織技能模型,組織結構中不同階層,都需要3種技能,即:技術、人際和概念技能,但不同的階層需要的權重不一樣。王工原來屬于非管理階層,他主要需要的是技術技能,所以王工由于他的電腦維修技術在公司最好,他在本團隊中績效最好,公司經理當然對他的工作最放心。然而提升王工為電腦維修工程師團隊的負責人之后,王工沒有很好地轉變角色;而最大的問題是公司經理認為王工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也會是該專業優秀的團隊領導者,沒有對王工采用合適和改變的領導風格,仍采用以前的風格,當然會出問題。根據圖一,王工提升為主管階層,他主要需要的技能已由技術技能轉變為人際技能,所以他的人際技能需要提升,而他責怪團隊成員沒有他技術好是不合適的,他應該幫助團隊成員提高技術,并主要關注客戶維修計劃和管理的相關事宜。當然公司經理應負擔主要責任,王工的角色發生變化后,公司經理也應根據王工在新的崗位的需求來領導和開發他,然而他沒有做到,最終導致客戶和員工的滿意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