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藥類高校布局比較特殊,第三次大規模的院系調整后,綜合性大學的醫學院相繼崛起,醫科類大學在和綜合性大學的發展競速中逐漸掉隊。目前,還保持獨立辦學的醫藥類高校并不多,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北京協和醫學院。
協和醫學院之后,還有天津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這兩所211高校,再之后就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第二輪雙一流評選中,共有十一所醫藥類高校入選,但其中大多數都是中醫特色性院校。
不過以南京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為代表的地方醫藥類院校正在相繼崛起,最近幾年綜合實力的排名僅次于天津醫科大學。
軟科公布了我國醫藥類高校排名: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醫大、南醫大、哈醫大、中國醫科大學進入前五;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醫大進入前十。
“南醫北哈”差距拉大
在軟科排名中,有兩所醫藥類高校十分接近,也就是南京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這兩所高校是地方醫藥類院校的排頭兵,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都有斬獲A類學科,還都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不過南京醫科大學斬獲A+,而哈爾濱醫科大學僅僅獲評為A-。
雖然排名十分接近,但兩所高校的差距卻在逐漸增大,尤其是在2023年南京醫科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計劃,而哈爾濱醫科大學再度落選。雙一流計劃,作為目前衡量高校發展前景的重要數據,影響著高校的生源質量、發展資源。
對于哈爾濱醫科大學來說,錯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合并應該是比較惋惜的事情,雖然保留了獨立辦學的資格南方醫科大學排名,但是學校的發展資源、生源質量都不高。如今,哈爾濱工業大學迫于醫學領域短板,也在從零開始建設醫學專業。
天津醫科大學無緣前5
作為醫藥類院校中為數不多的211院校,天津醫科大學最近幾年的排名表現不佳,今年更是直接無緣前5,綜合實力排名甚至在中國醫科大學等雙非高校之下,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天津醫科大學,由天津醫學院和天津第二醫學院合并而成,1996年被確定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天津市、衛健委、2023年合作共建。
作為最早一批211醫藥類院校,天津醫科大學的劣勢或許在于其管理部門既不是2023年,也不是衛健委,而是天津市。部屬高校和省屬高校之間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不管是考生及家長,還是用人單位,都對部屬高校更加青睞。
北京中醫藥大學挺進前10
我國24所中醫院校中南方醫科大學排名,只有北京中醫藥大學是211工程高校,也是當之無愧的中醫學第一高校。北京中醫藥大學,由2023年直屬,是以中醫藥學科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學斬獲A+,中藥學斬獲B+,中醫學專業常年穩居前列。雖然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果還沒有公布,但是從軟科的專業排名來看,北京中醫藥大學蟬聯A+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