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我國有兩種計算假期的方法。 一種是按照公歷時間,比如元旦、勞動節、國慶節。 還有一種是根據農歷時間來計算的,比如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 因為中秋節和國慶節相距不遠,有時中秋節和國慶節會重合。 那么中秋節和國慶節是哪一年的同一天呢? 如果您想知道中秋節和國慶節有多少次在同一天,請繼續閱讀!
哪一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是在同一天? 中秋節和國慶節有多少次在同一天?
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
1944年、1963年、1982年、2001年、2020年、2031年等
中秋節和國慶節每隔幾年就在同一天
大約每19年發生一次,下一次是2020年,下一次是2031年,上一次是2001年,上一次是1982年。
為什么中秋節和國慶節在同一天?
天文學專家表示,這種情況主要是閏月造成的。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長趙志恒表示:“如果在8月之前加上農歷閏月,極有可能在中秋、國慶期間實現‘團圓’。”
中國農歷規定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 一年12個月總共有354或355天,比回歸年少了約11天。 四年過去了,少了一個多月。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時間順序、天氣混亂的奇怪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采用了添加“閏月”的方法。 今年,閏月發生在六月。 不僅七夕節推遲了,中秋節也推遲了。 另外,農歷中秋節一般發生在公歷9月7日至10月6日之間,造成中秋節與國慶節重合的歷法現象。
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
什么是農歷和陽歷
1911年辛亥革命后多少年國慶和中秋同一天多少年國慶和中秋同一天,中國開始引入西方公歷,俗稱“公歷”、“新歷”。 這個名字與中國原來的歷法相對應。 新中國成立后,正式采用公元歷,即公歷(Gregorian calendar)。
農歷又稱太陰歷,主要依據月球繞地球的自轉而定。
農歷中的一個月被稱為“歷時月”。 每月的初一為朔望日,十五日為朔望日。 “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周期。 這就是“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的意思。
很多人認為農歷和陰歷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者是有區別的。 其實,古代歷法是陰陽歷,以陰歷(月亮)為主,但也考慮到了太陽(二十四節氣)的活動規律,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陰陽歷歷法,具有中國歷法特有的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參考,因此人們也稱農歷為“農歷”。
什么是農歷和陽歷
農歷遵循月亮的運行模式,陽歷遵循太陽的運行模式。 由于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周期不一致,導致每年的農歷和陽歷相差十一天左右。
如果完全按照農歷的話,十五年內我們就可以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并沒有發生,因為中國歷法有一個偉大的發明,叫做“閏法”,大約每19年設置7個閏月。 有閏月的年份一年有383或384天,稱為閏年。 。 例如,2016年和2020年都是閏年。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按照農歷設定的。
如今,漢族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然過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它用閏法來填補農歷和陽歷的時差,并利用陽歷的規則制定了安排農耕的二十四節氣。
結論:由于農歷和陽歷的時間不同,中秋節和國慶節有時會同時發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請點擊》》》》2020年國慶節放假安排
文章最初由天氣網萬年歷頻道()撰寫。 禁止轉載,違者將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