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記錄偉大歷史功績、展現百年輝煌,映象網推出《百年共享》《尋找中原初心印記》系列報道,探訪河南紅色遺跡,重溫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追溯紅色初心,講好中原紅色故事。
影像網記者陳蔚然/文段金哲/圖
革命年代,京漢鐵路工人高舉罷工斗爭旗幟,給鄭州帶來了非凡的輝煌。如今,鄭州西部正孕育出嶄新的“中央文化區”,與東部CBD“遙相呼應”,對推動鄭州東西部均衡發展、承載城市公共文化發展、打造中華歷史文明傳承、帶動中原城市群跨越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該項目計劃投資300億元,是省重點項目,也是市委、市政府惠民生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代表城市人文底蘊的一張文化名片。
“四個中心”提升鄭州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沿隴海高架西行,下富民路匝道,即到“四大中心”工程。“四大中心”工程東西長2800米,南北寬570米,自西向東包括16個單項工程:奧體中心(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檔案館和歷史館、博物館、大劇院)、市民活動中心(科技館、藝術中心、雜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衛生院)。
據了解,“四個中心”項目位于鄭州市南部CCD核心區,是鄭州市東西部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的重要項目,已列入省重點項目和鄭州市重點民生工程。2015年9月,市政府委托市規劃局對“四個中心”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公開招標,經專家投票,從參與投標的23家國內知名設計單位提供的70個標書中評選出中標方案。建筑方案確定后,市規劃局委托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編制了《鄭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四個中心”城市設計及總體協調》。本次城市設計是具體建設層面的城市設計。 主要對各類場館的場地條件、立面、立面風格、材料、地下交通通廊、外部景觀環境、植物栽培等進行整合改善,對規劃建設起到城市設計引領作用。
以“四個中心”文化主導型產業園區和北部區域市級行政核心區商務樓宇集群為龍頭,以“生態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為主題,依托區域內豐富的路網、地下空間、生態水系、地鐵網絡、公園綠地等,規劃有綜合性體育場館、文化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高端商務辦公集群、高端商業綜合體、現代城市綜合體、文化旅游街區等業態,建成后將成為集行政辦公、總部經濟、體育健康、文化藝術、旅游休閑、高端商業為一體的鄭州產城融合示范區,成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形象增光添彩的一張亮麗新名片。
“四個中心”的設計理念超前于時代,全運會、百花電影節讓它名聲大噪。
“四大中心”及鄭州中央文化區周邊地區按功能可規劃為“四組團”:一是“四大中心”組團,以綜合體育場館、文化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等為主,國際超豪華酒店、圖書購物中心、地下空間商業空間為輔;二是“九曲蓮花湖”組團,以九曲蓮花湖景觀帶為基礎,以蓮花湖濱水景觀為依托,圍繞湖東西岸開放互動空間為中心,集聚高端零售、國際頂級酒店、總部經濟、游戲動漫產業、文創設計產業、創意休閑文化娛樂產業等相關產業,以及豐富的公園、綠地、生態水系; 三是中央文化區北片區組團,以市級行政核心為中心,集會展會議、星級酒店、高端商務、高端商業為一體,地上、地下超大空間立體布局,公園、綠地、生態水系星羅棋布;四是東九洲坊組團,以獨特的建筑設計視角,打造國際頂級酒店、高端零售、5A級寫字樓、現代商業綜合體、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總部、科技研發中心等業態,公園東側毗鄰西流湖公園,西流湖公園由鄭州市政府投資27億元打造,規劃為“與東區龍湖相對應,鄭州西部生態綠心”,西側毗鄰鄭州市植物園。
“四大中心”建筑中,奧體中心體育場備受關注,曾于2019年成功承辦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據悉,奧體中心總建筑面積約57.72萬平方米,以“黃河天水,天地中心”為設計理念,包含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三個場館,均為大型甲級場館,可同時容納8萬人觀賽。
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筑面積36.7萬平方米,以中華藝術最偉大大會的造型,將美術館、檔案館、歷史館、猶如“黃河帆影、藝術之舟”的大劇院完美地組合在一起,成為鄭州的文化歷史展示中心,以雄偉的精神符號、獨特的中原建筑形象,彰顯大美鄭州獨特的文化軸線地位。其功能定位為城市活力與文化發展的核心功能區,注重彰顯鄭州的藝術氣質。美術館、檔案館的建筑外觀極具雕塑感,設計師從仰韶文化、商周文化的青銅器、玉器簡潔的線條中汲取靈感,從鞏義石窟中抽象出人物與地面的關系,并參數化地詮釋為建筑的表面肌理。 通過凹雕技法將地域元素注入其中,給人一種透徹的感覺。
鄭州市市民活動中心由科技館、雜技館、藝術館、婦女兒童中心、青少年發展中心、健康中心等組成,總建筑面積21.35萬平方米。豐富的空間組合、有機的界面結構,展現出“大地上龍舞、街頭民樂”的設計理念鄭州性文化節,營造出具有強烈地域感和時代感的“市民樂園”和“活力秀”,成為廣大市民開展健身休閑、享受文化盛宴的溫馨家園。
現代傳媒中心設計理念為“天圓地方、天動地靜、江山在中原、玉環在石”,包含鄭州報業大廈項目、鄭州廣播中心項目、鄭州電視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新媒體融合示范區,打造鄭州乃至中西部地區標志性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四大中心”的設計理念先進,地下有三層,一層為步行街,二層為地下機動車道及車庫,地面不設機動車道,只設行人和非機動車,三層為地下綜合管廊。中心周邊規劃有四條市政道路,分別是區南路、凱旋路、文博大道、站前大道,除區南路規劃為城市快速路外,其余三條均為城市主干道。此外,中心還包含約4.9公里的地下交通環廊。車輛進入“四大中心”后全部駛入地下,地面上看不到任何車輛。車輛可從“四大中心”任意入口進入,從任意出口離開。也就是說,“四大中心”實現了如居住區一樣的人車分流。兩層的地下停車場可容納近4000輛機動車。
鄭州中央文化區“四個中心”項目是改革開放以來鄭州一次性投入最大的公共文化事業,是提升市民幸福感和文化生活質量的有效載體,也是鄭州實現東西部均衡發展、增強輻射帶動力的難得機遇。
鄭州西部中央文化區建設對鄭州城市發展意義重大,不僅順應了城市整體均衡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有利于帶動周邊土地價值回歸,大大提升城市活力。東部CBD商務中心與西部CCD中央文化區的建設鄭州性文化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是完善城市功能、實現城市兩翼互補差異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城市空間組織、公共活動場所、建筑設計風格等方面也截然不同,可以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城市生活體驗。CCD建成后,未來將成為鄭州西部最具特色的城市中心區。作為CCD的靈魂,“四大中心”將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支撐,成為集體育賽事、藝術欣賞、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培訓會務服務、新聞傳媒、旅游服務為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