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農學會科技志愿服務總隊的北京都市農業科普分隊,邀請了北京農學院的專家們,前往房山區的蒲洼鄉,提供了專業技能,給予了實際幫助,傳遞了先進思想,以促進當地中華蜂的智能化飼養,通過這些具體行動,展現了雷鋒精神的實質,并使其得以延續。
新型蜂場管理模式帶來監管效能與蜂產品優等生的雙重飛躍,首都農業高等院校學者聚焦中華蜜有機認證,為養蜂人提供成熟蜜有機化生產規范及操作指引,引導蜂農借助移動終端云端功能,實時追蹤蜂巢內部各項指標波動,涵蓋氣候溫濕狀況、蜂群聲響程度、箱體重量增減、蜂后存活狀態、工蜂流動數量等北京農學院信息平臺,旨在推動養蜂作業科學化、生產流程標準化。
鄉村集體經濟的增強依賴于龍頭產業的提升。考察組深入探訪了智能養蜂基地、中華蜜蜂陳列館、農產品交易點等場所,圍繞旅游帶動、植物資源利用、文化策劃、品牌推廣、鄉村管理等多個方面,針對中華蜜蜂產業的整體發展,給出了諸多切實可行的方案。
據了解,2022年3月,北京農學院智慧農業研究院同房山區蒲洼鄉政府達成了合作協議,明確了“由鄉政府負責整體規劃,村集體共同協作北京農學院信息平臺,高校提供技術支持,農戶主動參與”的合作路徑,使得“北農智慧”蜂場順利建立。經過一年的實踐,養蜂人收獲了優質的“科技蜂蜜”,同時也意識到了新的發展契機。
北京農學院的專家真心幫助我們出謀劃策,將扶持行動視作自己應盡的本分,用先進技術助我們的事業蓬勃發展。我們要充分發掘蒲洼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長處,借助智能養殖提升中華蜂蜜的頂級品質,憑借純凈天然的品牌形象和良好聲譽打開一二三產業聯動的美好局面,從而實現村民財富增長和村集體利益提升的目標。蒲洼鄉黨委書記李立奎這樣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