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報名條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二、報名程序
通過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網上報名系統(MyHtml.html,簡稱網報系統)進行報名,或者通過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簡稱中注協)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報名。
報名分為注冊并填寫報名信息、資格審核和交費三個環節。
報名時間:2022 年 4 月 6 日-29 日(網報系統 24 小時開放)交費時間:2022 年 6 月 15 日-30 日(每天 8:00—20:00)登錄網報系統(MyHtml.html)準考證打印下載:2022 年 8 月 8 日—23 日(每天 8:00—20:00)登錄網報系統下載打印準考證
三、考試時間
2022 年8月26日(星期五)
08:30-11:30 會計(第一場)
13:00-15:00 稅法(第一場)
17:00-19:00 經濟法(第一場)
2022 年 8月27日 (星期六)
08:30-11:00 審計
08:30-11:00 財務成本管理(第一場)
13:00-15:30 財務成本管理(第二場)
17:00-19:00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08:30-11:30 會計(第二場)
13:00-15:00 稅法(第二場)
17:00-19:00 經濟法(第二場)
正文:
1、注會科目介紹:
注會專業階段有六門課程:會計、審計、財管、戰略、經濟法、稅法。
專業階段考試的單科成績5年內有效,既5年通過六門考試。
(1)會計:會計是注會考試的基礎,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跳過會計直接學習其他科目相當于給自己設置了一定的障礙,學好會計,可以促進對其他科目的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注會考試得會計者得天下。
會計與注會其他科目都有一定的聯系,如:
*會計與稅法的聯系:會計與稅法兩門科目聯系非常緊密,只要有收支就需要記賬、交稅。會計各章節都有相關應交稅費的考慮,弄懂原理,再看稅法相對容易的多。
*會計與財管的聯系:財務成本管理主要講的企業資金管理、運作的問題,涉及財務報表分析、投資、籌資決策等,這就涉及到會計科目的知識,因此沒有會計的基礎,直接學習財管比較困難。
*會計與審計的聯系:會計與審計相當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監督別人記賬,首先得懂記賬,這個道理很簡單,所有說審計的學習要具備一定的會計基礎。
(2)審計:審計科目圍繞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展開,最好有一定的審計實務經驗,沒有相關從業經驗的,要有扎實的會計基本功,掌握企業會計準則相關知識,熟悉會計調整分錄。只有把會計和審計結合起來學習,才能真正學會審計。
(3)財管:財管計算量較多,涉及大量公式,最好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其中原理及推導過程,否則容易混淆及記錯。
(4)稅法:稅法主要特點是瑣碎,稅法結合了經濟法和財管的考試特點,相對經濟法,記憶內容同樣很多,相對財管,計算難度偏小,但計算量也很大。
(5)經濟法:經濟法記憶內容較多,需要背誦背誦再背誦,學習過程中結合案例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6)戰略:戰略綜合性較強,同樣記憶內容也較多,此外,戰略、財管、審計的核心都是風險控制注冊會計師 報名,因此學好財管和審計對戰略有一定幫助。
2、復習方法
題海戰術類:會計、財管、稅法。涉及計算的科目,利用題海戰術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理解背誦類:審計、經濟法、戰略。
有關學習方法、學習課程等問題,歡迎加V探討交流。
V:z18734678908
3、科目搭配
*中級同步法:會計+財管+經濟法
缺點:會計和財管兩個難度較大的科目放在同一年度,對基礎薄弱的同學難度較大。
優勢:對考過中級的同學,能夠趁熱打鐵,一舉拿下會計和財管兩大難,后期考試壓力會小很多。對于沒考過中級的同學,這樣的搭配可以順帶考取中級。
*上班族、寶媽復習法:(會計+稅法+經濟法)/(財管+戰略+稅法)
會計和稅法部分知識點存在重合,經濟法以記憶為主;財管和戰略是一個穩定組合,核心都在講風險,同時財管和稅法都涉及計算,相互關聯,融會貫通。
提示: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建議首先學會計,打好基礎,對其他科目學習能起到促進作用。
4、各科名師推薦
*會計:劉忠、高志謙、張敬富、張志鳳。
*財管:達江、鄭曉博、閆華紅。
*稅法:葉青、劉穎、王穎。
*審計:金鑫松。
*經濟法:侯永斌、郭守杰、黃潔洵。
*戰略:杭建平、肖迪、田明。
5、復習時間
*會計:會計難度最大,耗時最多注冊會計師 報名,徹底學透參考學習時間400小時。按照每天3小時學習時間計算,約需4.5個月。
*財管:財管是注會考試的另一座大山,入門難,參考學習時間320小時。按照每天3小時學習時間計算,約需3.5個月。
*審計:審計內容超多,并且內容編排不符合我們正常的學習思維,所以需要大量時間,參考學習時間300小時。按照每天3小時學習時間計算,約需3.3個月。
*稅法:稅法計算多,但不難,多做題多練習,參考學習時間250小時。按照每天3小時學習時間計算,約需2.8個月。
*經濟法:參考學習時間200小時。按照每天3小時學習時間計算,約需2.2個月。
*戰略:參考學習時間180小時。按照每天3小時學習時間計算,約需2個月。
具體學習時間還有根據個人基礎、接受能力等情況,以上時間僅作為大致參考。
最后分享一段話與各位共勉: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學習是苦,但我相信,學習是我們此生能夠承受最輕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