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易耗品包括:
1. 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如工具、器具、家具、用具等,即使符合固定資產定義,而其價值不能計入各生產要素的不可回收部分,也可作為低值易耗品;
2. 不經常使用或周轉使用的固定資產,如辦公用具、管理用具、照明器具、勞動保護用品等。
低值易耗品屬于流動資產類,其定義在各個企業中略有不同,但通常都是指不作為資本進行管理的各種實物資產。對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會計上通常采用一次轉銷法或分次攤銷法。
低值易耗品在2025年的最新變化包括:
1. 范圍擴大:過去低值易耗品僅包括工具、辦公設備、家具等,現在可能包括其他低值易耗資產,如IT設備、電子設備、管理用具、勞保用品等。
2. 分類細化:根據使用情況和用途,低值易耗品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辦公設備、IT設備、勞保用品、工具、耗材和低值家具等。
3. 采購流程規范化:企業需要規范低值易耗品的采購流程,明確采購申請、審批、購買、驗收、入庫等環節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4. 庫存管理加強:企業需要加強低值易耗品的庫存管理,建立完善的庫存管理制度,確保庫存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要合理控制庫存數量,避免庫存積壓和浪費。
5. 報廢處理規范:企業需要規范低值易耗品的報廢處理流程,明確報廢申請、審批、處置、財務核銷等環節的要求和操作流程,確保報廢處理的合規性和合理性。
總的來說,低值易耗品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范圍擴大、分類細化、采購流程規范化、庫存管理加強和報廢處理規范等方面。
低值易耗品包括很多種類,如辦公用品、電子耗材、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在管理這些物品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建立臺賬:為了方便管理,需要為低值易耗品建立臺賬,包括物品的名稱、型號、數量、使用部門等信息。
2. 采購與領用:對于低值易耗品,需要按照需求進行采購和領用,避免浪費。同時,需要確保物品的質量和性能符合使用要求。
3. 折舊與攤銷:低值易耗品也需要進行折舊和攤銷,以便在財務報表中正確反映資產的價值和成本。
4. 報廢與處置:對于報廢或處置的低值易耗品,需要進行相應的財務處理,并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5. 責任到人:為了確保低值易耗品的正確使用和管理,需要將責任明確到人,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6. 定期盤點:定期對低值易耗品進行盤點,確保物品的數量、質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及時處理損壞或過期物品。
7. 建立管理制度:為了規范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包括采購、領用、折舊、報廢等環節的管理規定。
總之,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需要從采購、領用、折舊、報廢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管理,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并為企業提供準確、可靠的財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