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這所高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建設而成,其地礦學科特色尤為突出。北洋大學工學院采礦冶金科始建于1895年,后于1938年遷至西北工學院礦冶系,1957年成為西安交通大學的一部分。1958年,它從西安交通大學獨立出來,成立了西安礦業學院。1999年,學院更名為西安科技學院,2003年又更名為西安科技大學。該學院曾榮獲陜西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稱號,以及西安市“園林化單位”稱號。在2004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學院榮獲優秀等級。該學校系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的培育與選拔基地,同時也是國家實施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院校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高校,以及陜西省內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高校。
學校設有雁塔和臨潼兩個校區,下轄17個學院(部)。學校擁有安全技術及工程這一國家重點學科,以及1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還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此外,學校還是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重點研究基地。設有具有國家特色的重點專業八個,省級特色重點專業十一項,國家級與省級的優質課程共計十九門,教學團隊十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四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六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兩門,以及教育部認定的創新團隊一個。設有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點,五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二十三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十九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西安大學分數線,七十三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十七個工程碩士學位培養領域,以及六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授權單位,并具備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的資格。該校設有54個本科專業,位列陜西省第二批實施完全學分制改革的試點院校之列,表現優異的本科生在學期間享有自主挑選專業的權利。學校已初步構建起以地礦及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科為主導,同時工、理、文、管、法、經、藝等多學科相互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目前全日制在校學生總數超過22000人。
該校教職工總數達到1879名,其中包括1118名專任教師,54位博士生導師,以及430位教授和副教授。此外,847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同時,學校還擁有一支由200多位高水平兼職教師組成的隊伍。
在“十一五”規劃期間,該校共承接了1874項不同層級的科研項目,包括60項國家級項目,如“973”、“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社科基金等,累計科技經費投入高達4.87億元;榮獲各級科技成果獎項208項,其中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66項;成功申請專利97項;出版專著270部西安大學分數線,并有913篇論文被國際權威檢索機構收錄。
該校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荷蘭、澳大利亞、越南等,建立了40余所院校、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穩固友好聯系。該校系“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參與院校之一,已與海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紐帶,采取“1+2+1”模式共同培養具備雙學位的本科生,以及“4+1”模式共同培育研究生,這一舉措獲得了眾多考生及家長的熱烈好評。
西安科技大學自建校五十載,已為社會輸送了七萬余名高級專業人才。面向未來,該校將繼續堅持“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以及“勵志圖存、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積極進行改革與創新,致力于將學校打造為一所特色突出、水平高超的教學與研究型大學。
單招解讀
單獨招生考試錄取的學生所獲得的大學文憑與通過高考錄取的學生所取得的文憑具有同等效力,國家對其予以認可。這些被單獨招生考試錄取的學生在待遇上與參加高考的學生并無差異。此外,他們的錄取通知書、學生證以及畢業證上均不標注“單招”字樣,與普通高考生所持有的證件完全一致。
教育部作出安排,要求高職類院校在高考來臨之前負責命題、實施考試、完成評卷工作,并設定錄取的最低分數線,隨后還需確定錄取名單。這些院校將直接將相關材料報送至省教育考試院進行核準備案,并最終完成錄取。這種獨特的招生方式被稱作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
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單獨招生政策,負責命題的單位從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逐步擴展至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各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以及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內的院校。所謂的“高職單招”,意味著高中生一旦通過這一途徑被高職院校錄取,便無需再參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