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5清大錄取分數線,清華大學迎來2025級本科新生入學。今年該校增加本科招生人數,涵蓋高考統招、強基計劃、自強計劃、國家專項計劃等十多種錄取途徑,總計招收大約四千名學子。其中,自強計劃報名人數較前一年增長一倍,專項計劃錄取總人數創下歷史記錄。
清華大學本科招生負責人楊帆表示,2025年該校招收的4000名本科新生里,來自大陸的學生大約有3700人,他們來自全國31個省份的1100多所中學;來自港澳臺地區的學生大約90人;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生有300余人,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阿聯酋、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白俄羅斯、柬埔寨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構成了國際生的主要部分。
今年清華大學錄取的學生里,有幾對雙胞胎特別引人注目。北京來的王姝瑤和王姝婷,一個進入致理書院,一個就讀臨床醫學類(卓越醫師科學家)專業。遼寧的郭長翰和郭長霖,兄弟倆分別被未央書院和探微書院錄取。湖南的王輔佐和王輔佑,也分別進入了探微書院和計算機類學習。
自2011年起,清華大學不斷借助自強計劃與國家專項計劃,將優質教育資源精確投放到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的優秀農家子弟。2025年,清華大學取消了自強計劃的校考部分,轉而依據各省招生計劃和考生的高考成績進行錄取,這一變化使得報考人數激增至6500余人,較前一年增長了1.8倍2025清大錄取分數線,最終錄取的學生有270余人,他們來自全國近200個縣域的中學,涵蓋了計算機專業、新雅書院、臨床醫學專業、電子信息專業、自動化專業、為先書院、篤實書院等所有招生類別和書院。今年國家專項計劃錄取了超過280人,借助這兩個專項計劃,進入清華大學的學生中來自農村貧困地區的總人數實現了歷史峰值。
清華大學針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運用書院制培養、理-工雙學士學位、科教協同以及本研銜接貫通等創新培養方案來實施強基計劃。2025年,強基計劃的報考學生數量突破1.7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了7%。基礎能力測試、綜合素質考核和身體素質測試等環節共同完成了900名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的選拔工作。這些學生將進入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這五個強基計劃書院進行學習。
清華大學也在開辟特殊人才選拔途徑。2025年,通過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這三個項目,錄取了大約190人。
楊帆表示,要促進清華獨特中國書院制度的發展,2025年,清華大學將設立四個全新書院,它們分別是無穹書院、紫荊書院、自強書院和水木書院。無穹書院秉持智能培育、數理奠基、問題鉆研、協同進步的宗旨,著力造就最具開拓精神的AI領域杰出人才;紫荊書院作為清華大學創辦的首個全外語本科生社區,強調國際視野、創新實踐理念以及小規模教學環境;自強書院專注于智慧能源領域,整合智能電網等六大新興學科與電氣工程等傳統學科,從而為學生開辟更寬廣的成長通道;水木書院以“人工智能引領的工程與管理”為核心,圍繞前瞻性課題設計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計劃。
二零二五年,清華園在四所全新書院招收了六百多位渴求將傳統工科學識與多元學科知識相結合的杰出學子。該校目前設有十五個負責本科教育的書院,二零二五屆本科生中大約有五成六的人進入了書院接受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