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 VS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別位于重慶和上海陜西二本醫學學校排名,雖然看似沒什么關系,但其實都是復旦大學的自家孩子。
1955年陜西二本醫學學校排名,復旦大學400余名教職工攜家屬西遷重慶,在重慶創辦了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在軟科排行榜上位列第86位,是一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的公立醫科大學,在全國醫科大學軟科排行榜上位列全國第9位。
其醫學實驗技術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甚至超過了在軟科學排名中位列醫學院校第二位的首都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是復旦大學下屬的一所公立本科醫學院,其歷史可追溯至1927年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也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醫學院。
后來由于抗日戰爭,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遷云南昆明,1940年又遷往川渝,直到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才遷回上海,1952年正式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
2000年與復旦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復旦大學,2012年作為復旦大學的派出機構,在學校授權下獨立行使相應管理職權,成立新的上海醫學院。
因此可以說,上海醫學院與重慶醫科大學一樣,都是從復旦大學孵化出來的,但由于上海醫學院仍直屬于復旦大學,因此仍帶有985大學的標簽。
北京大學醫學院 VS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
北京大學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912年,當時北京大學醫學院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院,直到1928年才改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院。
與復旦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的關系類似,抗戰爆發后,北京大學醫學院部分師生西遷西安,創辦了當時的西安臨時大學醫學院,這也是我國西北地區高等醫學教育的開端。
此后,西安臨時大學醫學院歷經數次更名,1950年改為西北醫學院,六年后又改為西安醫學院,1985年才更名為西安醫科大學,2000年與西安交通大學、陜西財經學院合并,成立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
當時留在北京的醫學院部分于1938年成為國立北京大學六所學院之一。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2000年,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正式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學,北京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院。
雖然兩所大學都是在北大醫學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發展方向卻截然不同。
北京大學醫學院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等醫學學科發展相對較好,在第四輪評估中均被列為A類學科,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則相對較弱。
事實上,除了這兩所有著相同淵源的醫學院校外,大連醫科大學與遵義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貴州醫科大學也有著血緣關系。
大連醫科大學的前身是關東醫學院,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內遷貴州遵義,改名為遵義醫學院,1978年才在大連恢復,也就是現在的大連醫科大學。
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協和醫學院內遷至貴州遵義,創辦當時的國立貴陽醫學院,即現在的貴州醫科大學。
您對于這些與血液相關的醫學院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