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20日報道,近年來,大量中國學生涌入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日本頂尖大學。 對于正在推進國際化的日本大學來說,雖然表示歡迎,但內心卻并不完全高興。 報道稱,日本許多頂尖大學在世界排名并不靠前,而這些大學正在成為那些在中國可怕的高考中失利的學生的“復活地”。
東京大學門
“如果你去中國這樣的(低排名)大學,你的未來可能是沒有希望的,”今年4月進入早稻田大學人類學專業的袁一文說。 22歲的她很安靜,笑著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采訪安排在她去年就讀的東京一所大學預科學校的教室里。 與在祖國孤獨的心情不同,現在面對記者時,她充滿了自信。
袁一文來自中國遼寧省,2014年7月來到日本。“原來我在中國讀的大學很一般,即使順利畢業,我也不確定是否能找到一份工作。”工作,”她用自嘲的語氣說道。 高中三年她學習非常刻苦,經常在學校從早上7點學習到晚上9點,然后在家中午12點睡覺。 她心里一直有一種擔心,如果考不上名牌大學,就很難找到工作。 “那種無形的壓力一直潛伏在我心里。”袁一文說。
但高考的成績卻很不理想。 “這就是我生命的終結,”她當時想。 她的成績與理想的大學相差太遠,只能接受錄取結果,進入一所很普通的學校。 但那所大學充滿了不愛學習的學生,而且大多數人只是混日子。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以后就沒用了。” 就在那時,她開始聽說出國留學。 “如果我們再努力,考上日本好大學,將來就有機會進入大公司,獲得幸福。” 于是袁藝文決定來日本開始新的生活。
當今中國,高考失利的學子正在加速“出國”潮流,而留學目的地之一就是日本。
東京大學校園
華人開辦的預科學校專門招收中國學生
東京大學的學生有5名,京都大學的學生有9名,早稻田大學的學生有60名……智之學院距離JR新大久保地鐵站僅5分鐘步行路程,目前有1,200名學生。 記者一進一樓大門,就看到了學校宣傳其高考“記錄”的大貼紙。 這是一所專門招收中國留學生的學校。 學生們的目標都是進入日本的大學或研究生院,并且全部用中文授課。 該校自2008年建校以來,已向日本頂尖大學輸送了多名學生,因此在中國學生中享有良好的聲譽。
這里的大多數學生就讀于東京、神奈川縣和千葉縣的日語學校。 早上他們在自己的學校學習日語,課后他們來到新大久保的千雪學園學習如何參加高考。 學校要到晚上九點才放學。 周末課程也正常進行。 像苦行僧一樣學習一年到一年半后,就可以達到資格要求并申請大學。
8月22日,猛烈臺風襲擊關東地區,但即使在這樣的天氣下,中國學生仍然努力來到這所大學預科學校。
該校校長楊戈表示,“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學校在中國都很有名氣。中國人很注重面子,很多人出國留學是為了考進更名的學校。”
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早稻田大學屬于“路易威登”級別
據說日本早稻田大學在中國非常有名,超過了慶應義塾大學和一橋大學。 楊校長表示日本東京大學分數線,“就像中國人喜歡路易威登皮包一樣,中國人也非常重視品牌,早稻田大學品牌對中國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2016年5月,早稻田大學實際就讀的中國學生人數達到2550人,比五年前增加了40%,約占國際學生總數的一半。 有報考者表示,一看早稻田留學生入學考試考場,都是中國人。 東京大學的中國學生人數也比五年前增加了40%,占外國學生總數的44.6%。
那么,什么樣的中國學生會選擇日本大學作為留學目標呢? “其中大約有一半是高考或考研失敗的學生。”楊校長說。 今年7月進入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的張悅(21歲)就是其中之一。 張先生曾在中國高考時報考過經濟學專業,但未能通過。 后來,她考入了一所大學,主修日語,希望將來考研時能夠學習自己喜歡的經濟學。 但他考研又失敗了。 本科學習日語時,張悅對日本產生了興趣,聽說日本的考研競爭沒有國內那么激烈,于是她決定來日本。 去年10月她來到日本后,在知行學院參加日本考研輔導。
今年,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達到驚人的760萬,而有興趣考研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因為拿到碩士學位對于找工作很有幫助,而且參加工作后你的工資會比普通學歷的人高。 因此,學生最大的目標就是獲得別人能看到的學歷證書。
早稻田大學留學生招生辦公室主任Masaki Tamada表示日本東京大學分數線,“中國學生都希望獲得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的最高學歷,他們中的許多人對在中國獲得的學歷并不滿意。” 赤星書院楊校長也表示,“很多中國學生來到日本,瞄準的是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名校,希望能從中國普通大學‘清洗’自己過去的學術背景。”
早稻田大學入學考試考試中心
大學的聲譽決定了你所在公司的檔次。
中國每年6月實行全國統一高考,這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 日本大學每年都會確定幾個入學考試日期供考生選擇。 熟悉中國高考的京都大學研究生院南博隆教授表示,“中國每年只舉行一次高考,根據學生的成績決定能否錄取的大學。 ” 每年有超過900萬人參加高考。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優秀學生表現失常的情況并不少見。 此外,每年高考期間,作弊丑聞也時常爆發。 高考熱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特殊現象。
之所以出現如此高考過熱的現象,是因為學生未來的工作與所就讀的大學的成績密切相關。
在中國大學中,一流大學稱為“一流”大學,其次是“二流”大學,最后是三流大學。 大學之間的區別非常明顯。 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一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為“二線大學”,四川大學(分數、專業設置)、錦江學院、上海學院國際關系學院被稱為“三級大學”。 大多數想在一流企業找到工作的學生都集中在“一”所大學。
“與中國相比,日本升讀大學的機會要多很多,這也是日本有吸引力的地方。”位于東京豐島區的留學機構樂尚JAPAN社長袁烈說。 該公司每年引進2500名中國學生來日本留學。
“留學生入學考試需要筆試、面試、日語能力,這些成績要綜合考慮,其中一項較低也沒關系,如果總分符合標準,就可以而且與歐美大學相比,日本留學的費用也便宜。”袁烈校長宣傳日本留學的優勢時說道。
早稻田大學校園
東京大學亞洲排名跌至第七位
盡管中國學生大量涌入日本,但日本頂尖大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 他們的國際排名持續較低,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今年6月,出版大學排名的權威英文雜志《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布了最新的亞洲大學排名。 東京大學去年排名第一,但今年跌至第七,而京都大學排名第一。 從第9位下降到第11位。 反觀中國的北京大學(分數、專業設置)和清華大學(分數、專業)分別升至第2位和第5位,成功實現逆轉。
此外,實際情況是,中國頂尖學府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在做出出國留學決定時,目標國家不是日本,而是歐美國家。 盡管日本大學一直希望吸引優秀的中國學生,但在與歐美頂尖大學爭奪優秀學生時卻無勝算。 “只有對日本感興趣的優秀學生才會選擇去日本留學,”東京的一位私立大學招生官員抱怨道。
我嘆了口氣:“這是一所全球性大學嗎?”
與此同時,中國留學人數的增加也讓日本大學感到不安。 一位大學負責人表示,中國留學生數量激增,但質量大不如前。 學校在給他們上課的同時還要教他們日語,這實際上增加了大學的負擔。
眾所周知,日本大學的國際排名較低。 即便如此,現在為了找工作,很多中國學生仍然涌向日本的大學,而日本的大學并沒有完全失去魅力。 日本大學為了追求所謂的“國際化”,不得不依賴這些中國學生。 有著不同夢想的中日兩國,都被困在這股不斷興起的留學熱潮中。
(編譯/觀察者網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