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超日月切莫停歇,前方無路處可見春巒。由普通院校考入頂尖學府,從初出茅廬變得能為他人指引方向,求學過程蒙受眾多援手得以抵達終點,因此撰寫此篇心得供大家參考,盼望能激勵和扶持更多學子。
先簡單說說自己,我是Erin,畢業于一所普通的英語專業,并非名校,通過第一次考試成功考取了中山大學的MTI翻譯碩士(英語筆譯)專業,初試分數超過四百,復試分數也超過了四百二十。
可以參考的測試分數,包括專八獲得良好評級,專四取得優秀成績,在大三上學期通過了CATTI三級考試,TOEIC測試表現出色,IELTS分數達到8.5或9分,還參加過許多外語競賽。
(附贈年輕貌美的Erin學姐照片)
翻譯碩士MTI介紹
翻譯碩士是專業碩士的一種,中大該專業學制為兩年,設有口譯與筆譯兩個分支,入學考試科目及考察內容一致,據我了解復試也大致相同。作為當前考研競爭激烈的領域,報考人數逐年增加,中大每年招收筆譯生三十余人,口譯生二十左右。該專業不僅深受英語專業學生青睞,也吸引了眾多跨專業考生。
擇 校
對于選擇學校這件事,我幾乎沒有過多遲疑,中山大學始終是我從高中時期就傾心向往的院校,相較于其他專門的語言類學校,我個人認為老牌的985大學所具有的文化底蘊和學術氣息更令我心生向往,并且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和探索不同的學科方向,因此決定考研時立刻將中山大學作為了首要目標,當然,我并非完全憑借一腔熱情盲目決定,在確認了自己內心對中山大學的深厚喜愛之后,我做了一套往年的中山大學入學考試題目,發現整個過程相當順利,考察的知識點也是我覺得在準備過程中會感到有興趣且難度不會太大的內容,因此在這里也想向各位提一個建議:不要沖動地選擇學校,一定要先通過真題來測試自己的水平,感覺難度在自己能夠應對的范圍內再行動。
以下是一些擇校的建議,僅供參考~
(1)學校level—985?211?有書讀就行?
讀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呢,通常專業型碩士讀博士的情況較少,學制一般是兩到三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相對較高。
(3)專業統招人數(招生總數減去推免人數)
(4)初復試占比、復試比例
(5)未來意向工作or定居城市
(6)院校自命題題型及難度
以中大2021年英譯為例,該專業學制兩年,每年學費兩萬,當年共招收37名學生,其中推免生4人,統考生33人,翻譯國家線是355分,這個分數參考價值不大,中大的翻譯校線是380分,這個也基本沒用,真正決定能否進入復試的是中大的翻譯學院院線,為390分,當年進入復試的有79人,最終錄取33人翻譯學碩士考試科目,復試比大約是兩比一
各科備考規劃
選擇學校要考慮題目類型, 題目難易程度, 學校排名, 報錄比例, 地理位置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不能盲目跟風, 一定要先做歷年真題, 再確定目標院校
第二步:明確每門功課的學習安排和具體時長,特別是中文寫作與百科部分,要保證學習效率,防止形式主義
Step3:單詞積累、翻譯練習是每日routine
211翻譯碩士英語
——語法與詞匯+英漢互譯詞條+作文
中大這門課的考察形式和題目難度向來如一,單詞和語法多練習幾遍華研星火專四1000題就行,當然平常也要積攢足夠的詞匯量(最少兩萬以上),建議安裝百詞斬軟件,把專四專八的單詞記牢,另外要盡可能多看英文報刊翻譯學碩士考試科目,備考期間每天讀1-2篇《經濟學人》的文章,讀到基本不認識新單詞就稍微有信心了。對于詞條的準備,我建議可以回顧過去一年(最少是前一年)的《52mti最后的禮物》,并且日常可以關注China daily以及一些公眾號,搜集時下流行的詞匯和新鮮用語,每天都要有新的學習內容輸入,同時也要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在開始記憶新的詞條之前,可以先復習一下前一天的內容,每周日要停止新的知識輸入,這一天作為回顧日,用來梳理前一周學過的所有內容。閱讀《專八范文百篇》很有價值,需要深入探究其謀篇布局的方法,此外,也要針對具體議題,自行搜集并儲備必要的詞匯和句式。
357英語翻譯基礎
——英譯漢漢譯英各一篇
中大C-E考試經常考察文學翻譯題目,E-C考試則主要是經濟學人文章的閱讀理解。我認為翻譯的關鍵在于掌握正確的方法,并且需要大量地練習。無論是準備CATTI考試,還是MTI考試,剛開始學習時建議跟隨武峰老師,進入中高級階段后,英譯漢部分強烈推薦韓剛老師。當然,最值得推崇的還是徐老師(XXLIN1987),他的公眾號里漢譯英的MTI真題都值得認真練習,只要全部做完,我覺得考試就沒有什么大問題了。我的翻譯訓練方式是每日完成一個中譯英和英譯中任務,篇幅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其他學習安排,維持練習節奏即可,翻譯過程中會對原文進行標記,完成后立即對照參考譯文進行修改,著重分析參考譯文在句式安排上的技巧,以及如何準確傳達原文的整體含義和語言特色,歸根結底翻譯這件事看法各有不同。個人方式有別,無需性急,于實踐中逐步探尋契合自身的途徑即可,鉆研翻譯需博采眾家之長,彌補自身之不足。
推薦資料包括韓剛的《二三筆》、公眾號XXLIN1987、喬萍主編的《散文佳作108篇》以及張培基的散文選。
448 百科知識與漢語寫作
百科學習主要是記憶和拓寬見識。中山大學的百科課程難度相當高,沒有固定的考試內容,也沒有推薦的書籍,任何知識點都可能成為考察對象,包括時事熱點,因此這門課確實如同大海般深奧,是最最最需要投入時間復習的,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參加輔導班,讓有經驗的人幫你理清思路,掌握答題技巧,這樣會更有成效。在此我認為百科溫習應當機敏,此科目并非僅憑刻苦就能達成,歸納、記憶、應答每個步驟都要動心思,必須形成個人的獨特技巧。
推薦資料: 翻譯碩士黃皮書、劉軍平百科、李國正百科
復試
近期由于公共衛生事件,研究生復試多采用遠程方式進行,核心內容仍聚焦于翻譯理論方面,不過具體考核方式每年會有所調整,建議考生盡量做到準備周全,以下為推薦的理論書籍:由黎昌抱和邵斌合著的《中外翻譯理論教程》、葉子南編寫的《高級英漢翻譯理論和實踐》、秦亞青撰寫的《英漢視譯》以及Jeremy Munday所著的《翻譯學導論》
總結
寫到最后
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要關注頸、肩、腰等部位,考研不過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小插曲,身體強健是所有成就的基礎。
不宜將時間戰線拖得太寬,沒有必要在四五月就開始每天投入超過10個小時的學習,這樣做容易導致后期沖刺時感到力不從心,不過上半年每天記憶單詞、練習翻譯、積累百科知識等還是很有必要的。
百科和詞條可以等到九月再著手記憶,政治的主觀題則要十一月中旬再開始背誦,政治考試得分關鍵在客觀題,因此前期必須完全掌握所有知識點。
翻譯工作沒有固定模式,你需要學習各家優點,彌補自身不足,接著多加實踐,通過實踐摸索出最合適自己的方式。
選擇學校要結合自身情況,考研的競爭態勢會持續增強,特別是翻譯和教育這類熱門專業,方向的選擇往往比個人的付出更為關鍵。報考985高校需要承受相應的壓力,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缺乏自信,實際上你的能力遠超自己的預估。
不要被內心激動所蒙蔽,每天投入學習的時間長度,并不能直接決定考試能獲得多少分數,關鍵在于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識,提升效率最為重要。
備考過程相當不易,每日都要執行相同的作息,不過不必將自己當作修行者,該進食就進食,該飲水就飲水,每周安排出半天或全天,用以稍作休憩,與朋友共赴美食,在宿舍觀看劇集,同戀人相伴約會等等,備考同樣需要適度舒緩,調整情緒,方能保持充沛精力,持續向前。
最后,守得云開見月明,希望明年金秋,我們相聚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