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龍城區政府網站導航包括各級政府網站網址、郵編、龍城區氣候概況
朝陽龍城區簡介
行政區劃代碼:211303
官網:
郵編:122000
車牌:遼N
電話:0421-3814808
龍城區地處遼寧省朝陽市西部,位于東經120°14′~120°37′、北緯41°26′~41°42′之間,周邊與北票市、朝陽縣、雙塔區接壤,總面積704.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朝陽市政府網,公路鐵路四通八達,“京四”、“錦赤”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與此,正在建設的京沈客專朝陽站將建在境內,101國道貫穿全境,連接城鄉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龍城區轄6個街道、6個鎮:向陽街道、燕山街道、馬山街道、新華街道、海龍街道、龍泉街道、七道泉子鎮、西大營子鎮、召都巴鎮、大平房鎮、聯合鎮、邊杖子鎮。
【歷史沿革】
1980年1月,設立朝陽市馬山街道辦事處和半拉山街道辦事處,將鐵匠爐大隊劃歸七道泉子公社,新荒地生產隊和哨口大隊劃歸城郊公社,大西山生產隊劃歸新建的馬山街道辦事處,半拉山大隊劃歸新建的半拉山街道辦事處領導。
1984年6月30日,國務院批準朝陽市恢復升格為省轄地級市,設立雙塔、龍城兩個區。將朝陽縣的長寶營子、西大營子、他拉皋、邊杖子四個鄉劃歸朝陽市,和原朝陽市七道泉子鄉合并設立龍城區。因朝陽歷史上曾名為龍城而得名。
1984年9月,龍城區正式成立;同時撤銷西大營子鄉、七道泉子鄉,設立西大營子鎮、七道泉子鎮。龍城區轄半拉山街道、向陽街道、馬山街道3個街道辦事處,以及西大營子鎮、七道泉子鎮2個鎮,他拉皋鄉、邊杖子鄉、長寶營子鄉3個鄉。
1992年,設立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龍城區部分行政區域為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區域。
1993年1月至3月,朝陽市政府批準:將龍城區的他拉皋鄉、長寶營子鄉劃入雙塔區管轄;將龍城區西大營子鎮的郭家、波赤、東山、拉拉屯四個村劃入朝陽縣管轄;將朝陽縣的召都巴鎮、雙塔區沈承路以西(包括龍城區政府所在地)以及新華街道劃入龍城區管轄;將雙塔區孟克鄉的東三家村、八里堡鄉的吳家洼村劃歸龍城區七道泉子鎮管轄。區劃調整后,龍城區轄半拉山街道、向陽街道、馬山街道、新華街道,以及西大營子鎮、七道泉子鎮、召都巴鎮、邊杖子鄉。
1996年,龍城區面積362.2平方千米,人口約14萬人。轄4個街道、3個鎮、1個鄉:馬山街道、向陽街道、新華街道、半拉山街道、七道泉子鎮、西大營子鎮、召都巴鎮、邊杖子鄉。
1999年,省政府(遼政[1999]151號)批復同意撤銷七道泉子鎮,設立七道泉子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龍城區轄半拉山街道、向陽街道、馬山街道、新華街道、七道泉子街道,以及西大營子鎮、召都巴鎮、邊杖子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龍城區常住總人口153625人,其中:七道泉子街道52115人,向陽街道10421人,馬山街道4072人,半拉山街道1310人,新華街道21984人,西大營子鎮25378人,召都巴鎮19936人,邊杖子鄉18409人。
2001年,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七道泉子街道,設立七道泉子鎮。2002年6月,全區轄4個街道、3個鎮、1個鄉,12個社區、55個行政村,面積345.6平方千米,人口約13.72萬人,區政府駐中山大街二段8號。
2002年底,朝陽市政府批準:將雙塔區他拉皋鎮和長寶營子鄉劃歸龍城區;將龍城區七道泉子鎮的吳家洼南村、北村,七道泉子南村、北村,下河首村,東三家村劃歸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區劃調整后,龍城區轄半拉山街道、向陽街道、馬山街道、新華街道4個街道,以及七道泉子鎮、西大營子鎮、召都巴鎮、他拉皋鎮4個鎮,邊杖子鄉、長寶營子鄉2個鄉。
2003年5月,朝陽市政府批準設立朝陽龍城工業園區。
2006年4月11日,《國務院關于同意遼寧省調整朝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06]9號)同意將朝陽市雙塔區站南街道八里堡村、朝陽縣大平房鎮和聯合鄉劃歸朝陽市龍城區管轄。朝陽市政府于2005年11月批準;2006年3月正式實行以下調整:將他拉皋鎮、長寶營子鄉劃回雙塔區管轄;將雙塔區站南街道八里堡村和和平社區、朝陽縣大平房鎮和聯合鄉劃歸龍城區管轄;將龍城區政府和龍城區法院現址由雙塔區劃歸龍城區的龍泉社區管轄;龍城區(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增設龍泉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龍城區轄半拉山街道、向陽街道、馬山街道、新華街道、龍泉街道5個街道辦事處,以及七道泉子鎮、西大營子鎮、召都巴鎮、大平房鎮4個鎮,邊杖子鄉、聯合鄉2個鄉,龍城區的新華街道、八里堡村同西大營子鎮緊緊連成一片,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龍城區常住總人口211102人,其中:向陽街道7953人,半拉山街道778人朝陽市政府網,馬山街道2527人,新華街道20102人,海龍街道19746人,開發區龍泉街道35022人,七道泉子鎮17969人,西大營子鎮28289人,召都巴鎮20109人,大平房鎮22775人,邊杖子鄉17174人,聯合鄉18658人。
2011年,省政府批復同意聯合鄉撤鄉建鎮。
2012年,省政府(遼政[2012]296號)批復同意撤銷邊杖子鄉,設立邊杖子鎮。
2013年,省政府(遼政[2013]186號)批復同意將聯合鎮嘎岔村、西大營子鎮飲馬池村劃歸半拉山街道,并將半拉山街道更名為燕山街道。
龍城區氣候概況
龍城區屬北溫帶半干旱半濕潤季風性大陸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積溫高、日照長,降水少、春季多干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炎熱,光照強度大,雨水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秋季少雨,晝夜溫差大;冬季降雪少,干燥寒冷。
據氣象局統計資料表明,年日照時數2820小時,年平均氣溫為8.6℃,1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最熱月與最冷月平均溫差為34.9℃。受地形地勢等因素影響,區內各地氣溫略有差別,年平均無霜期為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400—480毫米左右。
目前已發現煤炭、油頁巖、石灰巖、膨潤土、硅石、珍珠巖、玄武巖等礦產資源共1
賣貝商城更多商品介紹:電子商務網上商城建設 特色鄉鎮定制網站開發北京小關推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