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康縣域傳媒》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山東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委組織部等7部門出臺《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魯衛發[2018] 6號),實施兩年來,5大項18條措施全面推進,全省基層衛生人才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人才是實現農村衛生事業發展、保障農民群眾健康的關鍵,也是當前基層衛生的最大短板。按照省委省政府鄉村人才振興工作要求,山東相關部門正在不斷破解基層衛生人才發展難題。”6月23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鄉村振興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立新表示。
扭轉衛生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8年,山東省衛生健康委會同山東省委組織部等7部門圍繞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不到位、招人難、留人難、活力低等問題出臺了《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提出了規范機構管理、完善培養引進機制、強化人才激勵、穩定優化村醫隊伍和加強服務保障5大項18條措施,破難點、疏堵點、解痛點,打出了一套有針對性解決基層衛生人才建設問題的“組合拳”,補齊人才短板,大力推動基層衛生人才振興。
首批選派了61名二級以上醫院業務骨干,到黃河灘區和沂蒙山區扶貧重點鄉鎮和薄弱衛生院任業務院長,在2019年全省全面推開。如今,實施兩年來,5大項18條措施全面推進,山東全省基層衛生人才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山東省平陰縣人民醫院院長尹燕東表示,省政府全面啟動實施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三提升行動,為醫院人才隊伍建設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更從政策給與支持,對醫院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衛生健康需求,具有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27日,山東省政府網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若干措施的通知》,對照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重要政策舉措和重點工作部署,結合山東實際,從11個方面制定出臺35條落實措施、99項具體任務。 其中,在關于“強化應急物資保障和基層衛生防疫”的落實措施中,第二條就提到了,優化調整2020年衛生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方向,重點支持縣級醫院救治能力提升。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以補齊基層公共衛生短板為重點,提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和能力標準。
為此,一位來自山東基層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要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就要推進人才培養工程,加大力度推進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首先要立足自身培養,注重長遠規劃;其次要立足崗位培訓,注重實際需求;再者就要立足學科建設,注重一專多能。才能解決急需崗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山東衛生人才網,以從根本上扭轉衛生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 。
優化人才激勵政策
針對醫院內部分配不合理、人員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山東省山東省平陰縣人民醫院做法是值得學習借鑒的。尹燕東表示,“近幾年來,我們積極對接國家醫改‘兩個允許’規定要求,按照優勞優酬、多勞多得原則,打破原有大鍋飯和平均主義的桎梏,把工作強度、工作質量、風險系數、技術要素、管理要素、病人滿意度等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向臨床一線傾斜,持續優化績效分配方案,逐步改善了分配不合理、工作積極性不高的不良現象,促進了醫院健康穩步發展”。
會議還指出,為了強化人才激勵山東衛生人才網,提高基層崗位吸引力, 7個市市委市政府出臺文件優化人才激勵政策,6個市明確在基層機構實行“公益一類財政保障、公益二類績效管理”,允許基層機構在核定的收支結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人員激勵,職工收入顯著增長。首批評選100名“齊魯基層名醫”,省政府每人每年發放1.2萬元津貼,各地參照省級做法評選本地基層名醫近300名,增強基層名醫效應,提高基層人員榮譽感。
尹燕東坦言, 設置“基層名醫”,效應明顯,意義重大。第一,是對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認可和重視,對激發和調動工作積極性,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有促進作用;第二,“基層名醫”有導向、帶動,能夠引領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以“基層名醫”為榜樣,不斷學習、提升和進去,形成必須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對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極大的助推作用。
據了解,2019年,山東省衛健委會同省人社廳明確鄉村醫生養老政策,解決鄉村醫生后顧之憂。嚴格鄉村醫生新進條件與政策,全省鄉醫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占比提高至29.2%,鄉醫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還將圍繞提高基層診療服務水平和防疫能力,堅持高點定位、補齊短板,在全省啟動實施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三年提升行動,持續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筑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健康板塊。
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據馬立新介紹,山東持續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四類五化” 達標率達99%。(四類: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中心、站4類機構;五化:房屋建設、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功能和運行管理等5方面標準化)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歸口縣級管理,從體制上保障基層引人用人政策的整體性和有效性。所有縣(市)均啟動縣域醫共體建設,醫共體內實行人事等“六統一”管理(六統一:統一人事管理、統一財務管理、統一資產管理、統一業務管理、統一藥品耗材目錄、統一藥品耗材配送),推行“縣管鄉用”(縣級醫療機構聘用管理,鄉鎮衛生院使用)“鄉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室使用),推動優質人才柔性流動和有效下沉。
業內專家告訴《健康縣域傳媒》,基層醫療機構主要職能為承擔社區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社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但隨著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區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進一步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不斷增加,社區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抓重點,重人才,強考核是破解山東省基層衛生人才發展難題瓶頸的有效辦法,其次,規范化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夠促進基層衛生人才發展的“質”和“量”。
同時,山東完善招培機制,強化基層人才隊伍。通過推進空編補齊等措施,2019年全省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進6800人,基層空編率降低了6個百分點。實施農村公費醫學生培養,兩年招收本、專科生2258名,為基層適用性人才提供穩定來源。兩年來,組織300余名基層機構負責人、業務骨干及齊魯基層名醫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學習培訓,完成3200名基層醫師全科轉崗培訓。實施基層人才培訓項目,線上線下培訓13萬人,推動基層人才素質有效提升。
尹燕東坦言,“ 全省啟動實施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三提升行動”,其作用巨大、意義非凡。是全面落實“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有效體現,是著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衛生健康需求的行動綱領和行動指南。
此外,尹燕東強調,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用人機制;加快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為群眾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是切實滿足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強心劑,使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完善優化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服務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衛生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