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名單僅作參考,并無排名之分。
公辦學校
備注:表格中紅色字體為更熱門的學校
觀察可知,那些頗受歡迎的公立學校大多坐落于市橋地帶,原因在于市橋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區,其開發較早,教育資源豐富,加之多數知名學校歷史源遠流長,因此,它們自然而然地匯聚于市橋地區。
部分熱門小學地段劃分要求
市橋北城小學位于市橋街康樂路116號,涵蓋康樂大街、康裕大廈部分區域(康樂路162號)以及康華大廈;同時,還包括繁華路170號的嘉裕華庭、172號和174號小區;178號的康嘉園;光明北路的綠茵庭園、銀都大廈以及241號附近的區域;富華西路(光明北路以西段);以及山河以北、橋興大道以西至沙頭捷進中路等符合“人戶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此外,還包括沙頭、欖山、丹山村的村民戶籍適齡兒童。
市橋中心小學招生范圍包括康裕園、康樂園、康裕大廈(位于康樂路152、154號)、康樂路63號,以及禺華園、北麗園、樂華街、繁華路103號等小區,這些區域內的適齡兒童若滿足“人戶一致”的條件,均可申請就讀。
市橋南陽里小學招生范圍涵蓋光明南路西側、西麗路東側、長堤西路北側的區域,具體包括西麗園、西興苑、江麗苑,以及西堤路、三堂路、解放路、環城西路(部分路段)、禺山大道禺雅園、裕林苑、華葆明苑、禺秀園、正太廣場和繁華路江南花苑等地,這些地方的適齡兒童若滿足“人戶一致”條件,均可申請就讀。
市橋東城小學的招生范圍包括長堤東路的部分區域、環城東路的局部地段,以及萬豐路上的182、202、224、226、228、230號等住宅樓。此外,還包括東沙路、德祥路、清河東路一街、43號、151號、163號、沙園南街、德厚大街、德勝路、德安新村、東暉園、東麗園等地,這些地方居住的符合“人戶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均可申請就讀。
市橋德興小學招生區域涵蓋德興路及其東側、盛泰路西側,以及清河東路南側,具體包括東方花園、東明園、德興園、興業花園、東興園1至6幢的開陽閣、東駿園、東逸豪園、璇璣金村的德福樓、德豐園以及長堤東路的部分區域,這些地方居住的適齡兒童均符合“人戶一致”的入學條件。
部分熱門初中地段劃分要求
番中附屬學校的招生對象包括橋南街的保利香逸花園、城南源著、可逸江畔、可逸陽光、番禺金業花園、番禺奧林匹克花園、金奧花園(愛巢)以及冠軍城住宅小區的戶籍小學應屆畢業生,這些畢業生均為業主的子女。
仲元中學附屬學校包括南天名苑、吉祥北園的C區和D區、吉祥北街的24幢、26幢和28幢、吉祥樓、新吉祥樓、海天花園、裕景花園的西區、海棠居、彩虹花園的東區與西區,以及洛溪村戶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同時,根據“小區配套公辦學校學位分配原則”,將為不符合“人戶一致”條件的南天名苑業主子女應屆小學畢業生進行學位安排。
廣大附中大學城校區招收以下幾類學生:首先,是那些戶籍位于小谷圍街四條保留村,且其戶籍登記的住址同樣在小谷圍街轄區內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其次,是小谷圍街轄區內的住宅小區中,滿足“人戶一致”條件的小學應屆畢業生;最后,還包括大學城(具體指小谷圍街轄區內的大學城)的高校、機關和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的子女,這些子女同樣為小學應屆畢業生。
民辦學校
今年,番禺區域內設有華南碧桂園學校、新英豪中英文學校、仲元實驗學校、明德廣地實驗學校、執信中學、恒潤實驗學校、廣州市華師附中番禺學校、香江育才實驗學校、祈福英語實驗學校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番禺外國語學校等十所民辦初中,共計提供1175個學位。其中,本區招生計劃為545個,跨區招生計劃則為630個,這些學位的入讀名單需通過電腦抽簽方式來確定。
全區共有5155名應屆小學畢業生參與了此次電腦抽簽活動,其中中簽比例達到了22.8%。
2020年番禺區的學校,番禺區共有5481人參與角逐1271個職位,其中中簽比例達到了23%。
部分熱門學校介紹
市橋中心小學自1986年成立以來,于1994年榮登“廣東省一級學校”的榜單,成為首批成員。近年來,該校更是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被認定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實驗基地”以及“廣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
校園環境幽靜宜人,各項設施完備,不僅擁有寬敞的運動場所,還有藏書量豐富的圖書館、電子圖書閱覽室、多媒體電腦教學室、科技實驗室以及舞蹈教室等,共計超過三十余間專用場地,一應俱全。
東城小學,自1997年起榮獲廣州市一級學校的稱號,并于2000年晉升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同時榮膺“全國紅旗大隊”、“廣東省紅旗大隊”以及“廣州市紅領巾示范學校”的殊榮。
橋城中學,源自番禺師范學校的改造,自2003年起設立,按照42個班級的規模進行建設。校園占地面積達4480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約為29359平方米,綠化面積占比高達35.7%。目前,學校設有40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約1950名;同時,教職工隊伍共有137人。
2018年中考中,平均分數達到了613.5分。高分段方面,760分以上的僅有兩人,而700分以上的則有96人。具體到分數線,超過仲元線的有244人,占比37%;超過番中線的則有363人,占比55%。該校的平均分和優秀率在全區公辦學校中名列前茅,成功實現了中考十三連冠的壯舉。其中,雷同學以768分的高分榮膺番禺區中考狀元。
東風中學,位于廣東省,是一所享有高級別聲譽的學校,自1976年成立以來,歷經歲月洗禮。2004年12月,該校榮獲廣州市一級學校的稱號。多年來,該校初中升學質量始終保持全區領先地位,連續五年位居番禺區之首。校園占地面積約30畝,建筑面積約16500平方米,設施完備,擁有200米長的塑膠跑道運動場、足球場以及體育館。教育教學中所需的設備設施均按照省級一類標準配備齊全,包括擁有500多個信息節點和40多個教學平臺的千兆校園網絡,以及300多臺計算機。圖書館藏書量超過6萬冊,并設有電子閱覽室,同時提供80余種報刊雜志。
目前共有教師108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位,中學一級教師50位,擁有本科學歷的達78位,2位教師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全體教師的學歷均符合標準,達標率達到了100%。在過去的三年間,教師們共獲得區級以上獎項126次,其中包括全國和省市的論文發表36篇,學校已建立起一支專業能力強、勇于開拓、不斷創新的優秀學術型教師團隊。
多年來,該單位榮獲番禺區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工作先進集體的稱號,亦被評為番禺區藝術教育領域的先進機構番禺區的學校,以及番禺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榮譽。自2003年初起,該單位被確立為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課題的實踐基地。在最近三年里,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共獲得區級及以上獎勵531次,其中國家級獎勵47次,省市級獎勵144次。賴茵怡和羅勇達在亞太地區中學英語競賽中分別奪得二等獎,陳嘉勁和胡振邦在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華羅庚金杯數學競賽中分別榮獲銀牌和銅牌,何宇恒則在全國初中物理競賽中摘得12屆的一等獎。這所學校因其優良的校風、濃厚的學風、卓越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鮮明的個性特長而享有盛譽,備受社會贊譽。
香江育才實驗學校,始建于2013年6月,其建設資金由廣州番禺錦江房地產有限公司提供,同時,該校的管理工作則由廣州市越秀區育才實驗學校承擔,是一所民辦性質的教育機構。
育才實驗番禺校區與越秀育才實驗在管理與教學方面聯系緊密,2018年中考中,該校共有77名學生成績達到700分以上,這一比例達到了29.06%。此外,該校在平時期的期末考試中通常穩居番禺區第一,越秀區第三的位置。
廣州市番禺區的恒潤實驗學校,系由恒潤集團獨立投資超過8億元人民幣所設立,同時,該學校的管理團隊由中大附中提供。
南浦島上,這所學校矗立其中,其旁是蜿蜒的珠江,東側則是濕地公園。校園占地約九萬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積超過八萬平方米。校園劃分為教學區、生活區和運動區三個主要區域。其設計既華美又大氣,風格新穎獨特,設施設備一流,極具吸引力。這所學校是一所高端大氣、面向國際、理念先進、實行全寄宿制的現代化中小學。
2020年的中考成績中,平均分為697.3分,最高分達到了754分。超過700分的學生比例達到了52.81%,而730分以上的學生比例則為12.4%。在680分以上的學生中,共有69人,他們占據了77.53%的比例。而年級中的最低分是6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