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帖子中,我會針對二級筆譯和二級口譯,為各位CATTI考生,尤其是初次參加CATTI考試的朋友們,分享一些個人心得體會。
二級口筆譯的經驗分享將會從以下幾方面向大家介紹:
1.備考參考書籍
2.備考網絡資源利用
3.考試題型解讀
備考之外的內容:
1.報考時注意事項
2.考試前期及當天注意事項
3.考試結束后注意事項
二級筆譯
備考參考書籍
《大學英語語法 講座與測試》第四版,由徐廣聯編著,出版社為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新東方專八詞匯 正序版》
《劍橋雅思真題》(閱讀部分)
《英語筆譯模擬測試第二級》,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該教材被CATTI官方認可指定使用)
《英語筆譯實務真題解析二級》,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是CATTI官方推薦的教材
《英語筆譯綜合能力模擬試卷2》,新世界出版社(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推薦用書)
考試題型解讀
二級筆譯和三級筆譯構成相同,均包含筆譯綜合能力與筆譯實務兩個科目,二者對比之下,二筆的筆譯綜合能力考核難度更高,筆譯實務的文本長度更可觀。
綜合能力考核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詞匯語法測試、閱讀理解測驗和完形填空測驗,整個測試過程持續兩小時,個人認為對于參與者而言,詞匯語法測試是挑戰最大的環節,該環節具體涵蓋選詞填空題、同義詞替換題以及語法改錯題。
MTI考試大綱規定考生需要掌握的詞匯量在8000到12000之間,CATTI二筆的詞匯量個人感覺也不能低于10000,因此考生必須持續加強詞匯積累,擴大詞匯范圍。
我選用了新東方的專八教材來擴充詞匯量,并且通過《英語筆譯綜合能力真題解析2級》和《英語筆譯模擬題2級》進行大量題型訓練;在閱讀理解方面,我借助了部分MTI考研院校的試卷和雅思考試真題進行練習;語法改錯與完形填空這兩項,側重考察考生的語法基礎,我個人比較推薦徐廣聯老師的《大學英語語法 測試與講座》來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翻譯實踐:二級翻譯實踐包含英譯中和中譯英兩個環節,這一設置與三級實踐相同,兩者間顯著差異在于題目數量,三級實踐英譯中和中譯英各有一篇,而二級實踐的題目數量更多,英譯中有兩篇、中譯英也有兩篇,總計四篇材料。整個考試過程持續三小時。
我建議日常進行英譯漢訓練時,可以多參考一些國際期刊,比如《經濟學人》、《TIME》和《New Yorker》。我經常留意那些發布外文材料及對應中文譯文的公眾號,借助這些資料來提升翻譯能力。當碰到難以理解的段落,我會對照譯文和注釋進行鉆研。
在此,我談一個看法:從前有位一筆先生來我們學校做報告時提過這樣的看法,我們寫的英譯漢文章,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拿給其他人閱讀,倘若讀者能夠輕松理解,那么我們的譯文才算合格。
我非常贊同這位老師的看法。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再談一點看法:就是當面對專業性比較突出的文章時,我們完成翻譯后的文稿需要讓該領域的專家來審閱。我在做英譯漢練習時,常常遇到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英文文章,例如我曾經翻譯過的一期《經濟學人》,其中談到了經濟學的一個概念,就是所謂的“二八定律”,也就是80/20rule,文章的后面部分解釋說,80%的收入,其實是由銷量排在前5位的產品所產生的翻譯口譯考試,假如譯者對“二八定律”的真正含義非常了解的話,那么就會立刻想到這個經濟學名詞,如果不太熟悉的話,我們的譯文就會千差萬別,而且各有千秋。
翻譯成英文需要我們平時多學習一些流行詞匯,例如CHINA DAILY、CGTN等新聞媒體,還有盧敏老師的微博也經常發布國內外重要活動中的熱門用語等。在此強調,每年全國兩會結束后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必須!必須!必須!仔細研讀,要記住其中常見的流行詞匯,最好能全文背誦。
對于詞典的選擇:今年下半年,全國范圍內的筆譯考試已全部改為機考模式,但考生依然可以攜帶紙質詞典入場,具體為英漢與漢英詞典各一本。個人建議,英漢詞典最好選用陸谷孫編寫的《英漢大詞典》,而漢英詞典則推薦外研社出版的《漢英大詞典》,這兩本工具書可以說是每位CATTI考生不可或缺的。
二級口譯
二級口譯測驗同筆譯測驗一樣,也由兩項考試組成,分別是綜合能力和實踐操作,我未曾參加口譯綜合能力的測驗,不過可以在此談談二口實踐操作。
備考參考書籍
《英語口譯實務真題解析2級》
《英語口譯模擬題2級》
《韓剛二級口譯》
考試題型解讀
二級口譯實務考試總時長1個小時,2篇英譯漢,2篇漢譯英。
英譯漢結束后會休息5分鐘??荚囬_始前會讓大家試音。
一九年上半年的兩門實踐考試,英文翻譯成中文的第一部分是關于全球能源狀況的論述,第二部分則探討了人力資本指數的相關內容。中文翻譯成英文的部分,第一篇聚焦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主題,第二篇則論述了民營經濟成長的情況。
整體而言,英譯漢首篇語速均勻,但發言人論述脈絡不夠連貫,表現為其探討能源議題時,由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過渡到巴黎氣候條約,最終轉向研究全球綠色能源發展動向,此外大量引用統計資料,其中對數字口頭的轉換能力測試堪稱關鍵。
第二篇英譯漢文章以“人力資本指數”為核心概念展開論述,深入剖析了這一指數的定義內涵,探討了不同國家在人力資本指數構建上的實踐歷程及其背后的影響因素,并指出了研究該指數時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闡述了其對國家經濟進步的重要意義。該文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個人感覺在翻譯此類理論性較強的文章時,相較于上一篇英譯漢作品難度有所降低,其中準確把握原文信息是完成翻譯的關鍵所在。
翻譯中文的速度通常比翻譯英文要快,這導致考生在口譯時需要記錄的內容更多,負擔更重(其實翻譯英文時記錄的難度同樣很高),今年的中文翻譯英文部分側重于時事內容,只要考生對《政府工作報告》非常熟悉,處理這類文章時應該不會遇到太大困難。
但是,CATTI考試的學習準備應當“沒有邊界”,復習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某個特定領域,某個狹窄范圍。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
備考之外的內容
報名事項
報名啟動之后,需要各位在“中國人事考試網”進行個人身份資料登記,含個人形象照片的上傳,今年下半年該網站有所調整,個人信息填寫部分增加了“學歷資料”與“學位資料”兩項新要求,要求大家補充相關信息,而針對尚未取得本科學歷的人員,具體應如何填寫,還需與“中國人事考試網”溝通核實。
報名過程之后,需要核對參試者資格,首次報名者報名完成后,系統會通知前往地方人事機構進行確認,特別說明MTI專業考生,因為該專業學生可以不參加二級口筆譯基礎能力考試,所以現場確認時,必須提交“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讀證明”(需學院和研究生院蓋章)以及“資格測試科目免試申請”(需學院蓋章)
審查工作完成后,請各位登錄“中國人事考試網”,在報名指引部分會顯示“審查合格”,屆時即可進行繳費操作,支付成功后系統會通知報名程序全部結束,后續大家只需安心備考,耐心等待準考證發布時間的通知即可。
考試結束后注意事項
CATTI考試的結果公布通常在考試終止后六十日左右,考生在知曉具體查詢時段之后翻譯口譯考試,能夠前往“中國人事考試網”輸入個人身份證號碼與姓名來核對考試成績,分數是否達標需參照CATTI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關于考試本身的事宜應聯系CATTI考試機構進行咨詢,而涉及報名與資格審核等環節的問題,則需向人事考試網及地方人社機構反映)
申領相關證明需向地方勞動人事機構進行咨詢,考生應主動關注勞動人事機構發布的消息,并了解各地勞動人事機構的最新聯絡途徑。
寫在最后
對于CATTI考試,我必須強調的是,眾多考生始終抱有某些想法,例如我周圍的部分同學表示19年上半年的二筆考試要比18年下半年二筆考試更難,由此推斷CATTI考試存在周期性難度差異,我個人認為難度較高的年份即為大年,而難度相對較低的年份則稱為小年。
在此,我個人主張,各位在準備考試時切莫抱有僥幸心理,考試難度難以預料,我們所能確知的,僅僅是為備考付出的努力程度,大家準備考試時不宜有所偏廢,這種偏執的心態實屬不該,在備考期間可以有所側重,但務必實現周全學習,避免在不具備充分條件的情況下貿然行動。
最后,希望大家認真準備考試,努力提升自己,爭取盡快通過CATTI考試,成功上岸。
加油!你們是最棒的?。?!